已经达到低血糖指标
(资料图片)
老人却一点感觉也没有
武汉市东湖医院
内分泌科喻茜医生提醒
这种“无症状低血糖”
更危险,也更可怕!
很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
最终酿成严重后果
医生查房时为患者检查。
近日,74岁的熊奶奶因2型糖尿病同时还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、高血压等疾病来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就诊,入院时检查她的随机血糖竟然低到3.7mmol/L,已经达到低血糖指标。管床的主治医师喻茜赶紧询问她“有没有觉得心慌、乏力”“有没有觉得饥饿”,可熊奶奶很淡定地说:“我没有什么症状,不要紧,我好几次查血糖都是这么低,没有什么不舒服的。”
主治医生喻茜仔细询问了熊奶奶的治疗情况。原来,熊奶奶7年前查出糖尿病,但对于治疗她一直比较随意。近2年,熊奶奶每天注射胰岛素,但并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去用药,每天注射剂量大小随进食量自己调节,有时一天的注射量甚至超过50个单位。虽然在家监测血糖时发现血糖水平波动很大,有时超过20mmol/L,有时候甚至低到3.2mmol/L,但因为并没有觉得不舒服,熊奶奶也就从来不到医院去治疗。
喻茜赶紧提醒熊奶奶母女,千万不能大意,这是典型的“无症状低血糖”,与机体对低血糖感知能力下降有关,对身体伤害更大。因为没有明显症状发生,很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,最终酿成严重的后果。
喻茜解释道,经常出现无症状低血糖主要原因有两个:
一是因为长期没有控制的高血糖并发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,或并发脑垂体微血管病变,致使低血糖时体内升糖激素的反应低下,导致机体对低血糖反应敏感性下降;
二是反复发生低血糖,大脑适应低血糖状况,不再预警,需合理调整降糖药的品种或剂量,来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频率和程度,恢复对低血糖的感知和反应。“无症状低血糖”在病史长、感觉迟钝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见,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,没有心慌、手抖、出汗等前驱症状,直接进入昏睡甚至昏迷状态。如果抢救不及时,还可能会因为持续的低血糖造成大脑不可逆的损伤,甚至危及生命,所以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。
喻茜强调,糖友们一定要正规治疗,遵医嘱用药,既重视高血糖,更要重视低血糖危害。要了解低血糖发生时一些常见的症状,比如心慌、乏力、出汗、饥饿、颤抖等。一旦出现低血糖,可以进食一些糖水、含糖饮料、饼干等升糖快的食物,如果患者能够及时地补充糖分,让血糖得到回升,症状就会缓解,不至于出现低血糖性昏迷。
喻茜还建议糖友们日常应注意以下几点:
1.加强血糖监测。特别是进食量减少时、饮酒过后、运动后、调整药物后、夜间等情况下,更需要增加监测血糖的频率。必要时,可以借助动态血糖监测系统(CGMS),进行全天候血糖监测,及时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(尤其是夜间低血糖),血糖低于3.9mmol/L时就可以称为低血糖。
2.充分协调好饮食、运动和用药三者的关系。进餐要定时、定量,两餐之间及睡前适当加餐。
3.原则上,糖尿病人不宜饮酒,尤其是不能空腹饮酒,以免诱发低血糖。
4.谨遵医嘱用药,不要擅自增加降糖药物(尤其是胰岛素)剂量。
5.老年人、生活不能自理者、频发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,可以酌情放宽血糖控制目标,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风险。
6.糖尿病人如果反复出现心悸、头晕、周身乏力等情况,在排除了心脑血管疾病后,要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,排除低血糖。
7.糖友们应随身携带急救卡片及含糖食品,以便突发低血糖昏迷时,及时就医处理。
来源:长江日报
关键词: